主 题:乡村文化在地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新民艺论坛
议 题:
一 |在地之美——中国当代乡村文化中的世界与本土
二 |民艺新生——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可能性
三 |乡土之道——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价值复兴问题
现场嘉宾|高世名 吕品田 陈永怡 连 冕
学术主持|杭 间
线上嘉宾|左 靖 卢 震 陈岸瑛 梁克刚 翟明磊(按姓氏笔画排序)
论坛策划|刘一蓝 李计亮 雪润枝
直播时间|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13:00-16:30
线上直播|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3037030
这是什么天降机缘!那我再推一次杨紫琼主演的武侠爱情片《剑雨》。
这部片的爱情线有点“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意思,动情尽在眉眼中。搬运一条当时引我入坑的木鱼水心的评论——
总之,如果你按照豆瓣这种主流小资的视角,是很难看上这部片的。但如果你懂生活,一定能看懂这个融入了许多小心意和大情怀的片子,全片进退有据,精雕细琢,点到为止,颇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或者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强烈而又内敛的情怀。如果在李安《卧虎藏龙》之后,要选一部武侠片的话,不是徐克,不是张艺谋,也不是王家卫,而是苏照彬的《剑雨》。
再附一个up主的镜头解说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s411974L?share_source=copy_web
tl上关于牛郎织女体现内卷自古有之的说法挺好玩,我一搜,发现了两篇施爱东的“牛郎织女”流变研究讨论,顿感这个口头传统(加上它的文学版本)根本就是婚姻百态嘛。
简单来点摘录,但还是推荐大家看原文,施爱东写得浅白易读、妙趣横生,绝不止我列出的这些槽点哈哈哈。
1. 《织女的工作安排与牛郎的户籍归属》
https://ishare.ifeng.com/c/s/7oxIcgeXpVD
夫弃妻——云梦睡虎地秦墓《日书》竹简: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
拒还彩礼——宝颜堂秘笈本《荆楚岁时记》: “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中。 ”(感觉这里的织女不是天帝之女,否则怎么会有人娶妻问岳父借钱 )
藏衣留妻——这里说的是同牛郎织女合并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在另一篇论文里则提到了可能是融合了“虎皮井”的民间传说,但类型是相同的,都是藏了羽衣/虎皮强行留下非人类的存在来做自己妻子。(这个类型真是想让人报警,也最值得借题发挥,里面的女子可谓民间传说的娜拉,取回自己的衣物如同取回从男权家庭樊笼逃脱的能力)
人妇猎艳——唐代志怪小说《郭翰》里记载了郭翰遇到自称织女的少女要和他相好,郭翰戏问: “牛郎何在? 那敢独行? ”回答说: “阴阳变化,关渠何事! 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纵复知之,不足为虑。 ”(我先惯例嘲笑下文人的艳遇痴想;但是织女这段回答还是非常好玩的——我寻欢和我老公有什么关系,知道了也不能把我怎样XDDD)
2. 《你听到的“牛郎织女”是哪个版本?》(这篇相当于半篇“牛郎织女”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另一半篇幅负责吐槽本领域差劲的学术生态。)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049010
夫妻反目①——“泗阳的一则异文甚至揭示织女之所以变心,是因为看到牛郎婚后累得又黑又瘦,认为配不上自己,因而主动向天帝提出要回天宫,当牛郎追赶上来时,她便拔下头上银钗,划了一道银河。”
夫妻反目②——“按河北束鹿的一则异文,牛郎到了天宫之后,‘因不惯天宫生活,所以常和织女吵架’,两人大打出手,互掷牛弓和织布梭,这才引发了王母娘娘划天河。”
注册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账号,就可以白嫖到库客音乐的一部分内容,新版网站里的世界民族/爵士乐有声读物/视频版块都可以快乐消费,不过古典音乐是听不了的
(世界民族里的加勒比地区一瞥
#想不起电影名字好痛苦
国产片,似乎是说“我”(女)和姨妈绑在一块儿找妈妈的故事,去了各种地方都无果,最后追到一家裁缝店还不是洗衣店,一陌生男子说是有个女人在这儿工作过,但她已经继续旅行去了云云……
救救我x
看了近三个小时……但此剧值得!
点击观看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如何在痛恨里满怀爱意在相偎中恶毒诅咒在客人面前无耻下流在幻想底部出口杀人!更多尖叫、斥骂、脏话、谎言等待解锁。
《灵欲春宵》固然经典,乌姆里奇教授的舞台版本也不可错过。
【【双语全场】话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哔哩哔哩】https://b23.tv/a4IIG3
#原则 “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
看到这句不免想起国内常说的——“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唉。
#双枰记 那篇陈独秀原型推文里有云:《每周评论》第25号里,我的朋友陈独秀引我的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他又加上一条评语道:「你我看不但爱情如此,爱国爱公理也都如此。」
剧中:友情的方法是忍耐痛苦。
我:什么情?
网易的哈利波特真的吃透了老中们的人性。 举学院杯的魔法史为例,有以下规则:
四个学院各自一队,每队三人,十二人共同答题。
首答队伍有加分;每个队员分别记分,按作答时间给分,时间越早分数越高;同队彼此间可以看到答案正确与否;最后得分最高的队伍获四十分,三十、二十依次递减;连续答对者有加分。
规则党如我立即发现,积极抢答对了可以拿首答,错了也可以排除错误答案。如果队友水平不行,我就选择做首答党,让他们尽快跟着抄,抢时间分。但是……这活专门利他,从不利己,跟抄的队员很方便就能拿到连续答对的加成,我自己啥也没有。有次我的队友拿80+加成,我作为扫雷先锋,加成0。但要是答得慢呢,全队拿不到快答分数,队伍一起垫底。
是一起低质量内斗,还是让队友踩着壮烈吃福利?
看看,是不是特别中 人性的选择啊!
早上醒来又想了想,我上条发言比较片面,仅仅是某个阶段的感想啦。学画基础不一样,进度有差别,个体习惯也不同,只能说是从更多的教程和心得中找到自我平衡的方法,并非有某种秘籍能无差别对所有人有效。
当然从我自己角度看,我觉得零基础时有专业人士的反馈和纠错很重要,所以还是在线下找画室老师启蒙了。
(越补充越奇怪……其实上条本来是出于增加主页原创嘟文的考虑设置成公开,以免follow各位时不被通过x
(如果专精的朋友觉得我这样讲容易产生误导,欢迎回复纠正!